Monday, July 21, 2008

    

感想=偏見

親愛的貝雯,南方女王的感想來了。

首先,這是一本很棒的「冒險」小說,就是會讓人想趕快看完的那種,而且我最喜歡那種堆起來像磚頭一樣厚的長篇小說。(追憶逝水年華不算XD)

就像卡爾維諾所說的,寫小說的人無法也不可能提供一種毫無疑問、強制認可的詮釋;所以我覺得小說最重要的一件要素就是吸引人讀下去。不管是空虛、悲傷、憤怒、愉悅或者興奮,也不管是義大利麵、香水、或是暗夜的追逐。如果閱讀小說時無法接收到這些感覺和意象,那我還不如去讀中時社論。

一開始戰爭畫師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說教的意味太濃。但是在南方女王裡,雷維特把他個人的意圖隱藏的很巧妙。這個故事離不開毒品,主角德蕾莎本人雖然吸毒,卻很自制地並未上癮;雖然運毒,卻很自制地不販毒;他小心不直接對他所描寫的這個自有法則的世界進行批判,但還是仔細地描述染上毒癮後的樣子。這或是就是他的道德判斷。

剛開始看南方女王時,最不解的部份就是那位記者「我」(拉拿瓦塔)的存在。他的存在除了串場之外似乎有點多餘。後來我想這或許雷維特曾經身為記者的職業病?對於客觀性的難以割捨(我還以為量子力學出現以後,黑格爾的絕對理性就已經沒有市場了XD)。每隔一段時間就出現的「我」,簡直就像是不斷地在提醒我與德蕾莎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裡頭她所有的感覺與思考都可能只是拉拿瓦塔從客觀事實縮推敲出來的詮釋。這樣的結構雖然沒有當初看到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那樣的驚豔,但還是非常地有趣。

雷維特身體裡流動的冒險血液(我相信他有),讓他在描述海上的追逐,或是槍口下的逃亡時都非常地有生動而有說服力。但是或許他不是很適合寫愛情。德蕾莎對她生命中三個男人的愛或是恨,有一種嗯,奇怪的距離感,有一點像螢幕裡的火燄,你看它燒得旺盛卻感覺不到溫度。戰爭畫師裡的法格斯也是一樣,雷維特像是要寫他心目中的完美女人,即使是奧薇朵決定了法格斯的命運,但是我卻似乎感覺不到兩者間曾經迸發的火花。

另外一點是,以女性作為書寫的主角對於雷維特,米蘭昆德拉或是胡賽尼這些小說家來說,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他們書寫女人的情感、慾望、愛與恨,只是一種客觀的關照嗎?畢竟男人或許自己都不了解男人了,那他們寫的女人「真的是女人」嗎?或者只是一種鏡我的呈現,然後無可奈何地成為容格所說的人格面具。

最後,雖然我一開始還蠻不喜歡戰爭畫師的,但是讀到後來卻覺得還不錯。因為它呈現一種很特殊的疏離感。真實與抽象、停滯與流動、抽離與結合。所以這還是一本很棒的小說。而我想像那畫裡的火山或許是雷維特胸口鼓動的心跳。
  

2 comments:

XiaoYuanZai said...

哇,真的post出來了,無預警看到開頭害我嚇一跳--因為我還沉浸在Matlab的奇妙圖形、二房財經新聞分析當中,沒想到頻道馬上切回自己。

不好意思,責任編輯要我更正一下,那個[拉馬瓦]不是記者的名字,他號稱[富拉諾],其實就是[某人],說了等於沒說...

polyimidie said...

呃.....XD